首頁
            信息之窗
            政策法規
            專題專欄
            標準信息
            關于我們
            改革攻堅 創新求變 健全完善高質量充分就業體制機制
            1877520593541152769 來源:中國組織人事報 發布日期:2025-01-10

            湖北省堅持改革攻堅、創新求變,不斷完善新時代高質量充分就業體制機制,持續促進就業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,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湖北篇章注入強勁動能。

            堅持系統觀念,發展產業就業協同體。聚焦產業帶就業、就業促產業,著力推動就業“長”在產業上。一是實施產業就業一體協同政策。省委省政府出臺《關于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意見》,明確提出擴大新產業新業態就業容量、建立完善服務新技術變革的就業促進機制等23條政策措施。開展政策績效評估,將“個轉企”“小進規”數量納入創業擔保貸款評估內容,樹立鮮明的產業就業協同導向。二是搭建產業就業高效聯動平臺。高頻對接發改、經信等部門,常態化舉辦“專精特新”等專項招聘活動,統籌推進保用工促就業。完善專員服務制度,全省1144名服務專員走進萬余家重點企業,幫助解決用工22.5萬人。三是培塑產業就業融合發展品牌。發揮湖北光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優勢,推動建設武漢國家級光電人才市場。協同商務、農業、文旅等部門,培育壯大“荊楚勞務”品牌224個,帶動全產業鏈就業450萬人。

            堅持問題導向,構建人力資源供應鏈。聚焦供需高效對接,探索打造線上線下一體運行的人力資源供應鏈,著力解決三大問題。一是解決資源聚合不強的問題。挖掘整合政策、資金、項目等資源,形成全省統一的人力資源大數據庫,推動跨部門跨領域資源共享。二是解決供需匹配不優的問題。圍繞企業、院校等8類主體,開展需求調查。探索依托供應鏈,運用“大數據+鐵腳板”,推動供需精準匹配。三是解決創業支持不足的問題。與華中科技大學等4所高校共建創業學院,推進創業意識前置培訓,實施“陪伴化”服務,提供全鏈條全周期扶持。每年開展“創立方”訓、演、賽系列活動50場以上。將省級創業扶持項目資金提高到5000萬元,發揮各類創投基金作用,促進初創項目發展壯大。

            堅持以用為本,打造培訓評價新模式。聚焦提能強技,加快推進新時代工匠體系建設,著力破解結構性就業矛盾。一是摸需求強引導。緊貼湖北現代產業集群發展,開展急需緊缺工種摸底,發布年度技能人才需求工種指導目錄。完善不同工種差異化培訓補貼政策,引導培訓跟著就業走。二是優培訓提質效。實施新產業工人培訓計劃,推行“崗位需求+技能培訓+就業推薦+等級評價”的項目化培訓。建立以就業率為導向的驗收機制,推動培訓由“低效無序”向“精準高效”轉變。三是抓評價促規范。圍繞評價機構管理、技能等級認定、補貼資金發放等環節,在省本級率先開展第三方評級機構調研評估,并先行在公共營養師、健康管理2個工種評價中,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深度參與命題、組考、閱卷、評分,提高評價的科學性、公正性。

            堅持守正創新,織密就業公共服務網。聚焦服務的均衡性、可及性、精準性,著力推進公共服務下沉基層。一是服務網點多元化。依托基層綜合服務平臺設立服務窗口,在人口聚集地建設就業服務便民e站,提供24小時不打烊一站式服務。廣泛打造“家門口”零工驛站、就業超市、就業工廠。全省建成各類基層服務網點3196家。二是服務單元網格化。將就業服務融入基層治理體系,下沉到社區(村)。對網格的勞動力、企業商家進行細分,專人收集訴求、實施定制服務,實現“人在網中走、事在格中辦”。三是服務能力標準化。發布基層就業服務基本事項清單,統一業務流程和規范。會同財政實施省級就業公共服務能力提升項目,每年評選10個縣(市、區),安排5000萬元給予補助,以點帶面推動全省就業公共服務提質增效。(湖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


            主站蜘蛛池模板: 义乌市| 广丰县| 长春市| 突泉县| 稻城县| 东至县| 聊城市| 乳山市| 松江区| 岳池县| 无极县| 扬州市| 贵阳市| 韩城市| 邯郸县| 航空| 阜新市| 婺源县| 衡山县| 浪卡子县| 同江市| 岱山县| 博野县| 聂荣县| 礼泉县| 全椒县| 方山县| 九龙县| 兰溪市| 于田县| 神农架林区| 大洼县| 阿克陶县| 蓬溪县| 庆安县| 剑阁县| 岫岩| 双流县| 汉源县| 屏东县| 达日县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