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
            信息之窗
            政策法規
            專題專欄
            標準信息
            關于我們
            構建技能培育 技能創富 技能生態三大體系 高水平推進技能型社會建設
            1877521718067609601 來源:中國組織人事報 發布日期:2025-01-10

            浙江省堅持整體謀劃、系統集成、先立后破,聚焦推進共同富裕先行示范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、破解結構性就業矛盾等重大問題,加快構建完善技能培育、技能創富、技能生態三大體系,技能型社會建設取得明顯成效。

            構建完善產才融合的技能培育體系,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。聚焦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,全面整合“政校行企”等多方資源,健全與產業發展相適應的技能人才全方位、全鏈條培育體系。一是圍繞產業需求“訂單式”培養技能人才。聯合行業主管部門做好技能人才需求摸排和培養規劃,大力實施先進制造業技能強基、數字高技能人才倍增等行動,建立職業培訓差異化補貼制度,加快培養重點產業急需緊缺技能人才,2024年新增技能人才86.9萬人,其中制造業技能人才30.7萬人、數字技能人才21.8萬人、養老育幼類技能人才8.3萬人。截至2024年11月底,全省技能人才總量達1323萬人,其中高技能人才460萬人。二是打造“高精尖缺”技能人才隊伍。深入實施高技能領軍人才培育計劃,兩年來累計選拔高技能領軍人才、青年人才、浙江工匠等頂尖技能人才1500名左右,培育技師及以上高技能人才6.76萬名。三是加強技能培育平臺建設。深入實施技工教育提質增量行動,遴選建設10所一流技師學院和69個高水平專業群,“十四五”期間省級財政累計投入12億元。布局建設覆蓋城鄉的“30分鐘職業技能培訓圈”,在全省20%以上的鄉鎮(街道)設立技能培訓站點,促進重點群體實現技能就業、高質量就業。結合產業特色打造集成電路等行業技能生態圈133個,推進行業技能人才共育共評共享。

            構建完善“增技、增效、增收”的技能創富體系,推動廣大技能人才“技長薪漲”。樹立“職工增技、企業增效、職工增收”激勵導向,多渠道開辟技能創富路徑。一是創新打造技能型社會基本單元。重點培育2047家技能型企業、283個技能型鄉村(社區),整合金融、財政、用地等各類資源要素賦能激勵,推動全省9673家規上企業建立體現技能價值導向的薪酬分配體系,結合職業技能等級科學設置技能工資單元。二是探索技術工人中長期激勵機制。開展企業技能人才集合年金制度試點,讓企業年金惠及更多技能人才。在上市公司推進技術工人股權激勵改革,臺州技術工人獲股權激勵人數占總激勵人數比例達37%。三是探索建立金融服務技能型社會建設機制。創新推出“技能共富貸”“技能共富?!钡认盗薪鹑诋a品,為技能人才、技能型企業等量身定制金融服務。

            構建完善“以技立業”的技能生態體系,營造尊重技能、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圍。加強政策支持和激勵引導,加快形成技能人才“有上升通道、有政治榮譽、有社會地位”的良好生態。一是強化技能人才服務保障。頒布實施《浙江省就業促進條例》,從法律層面明確技工院校畢業生學歷等同待遇。以省政府名義開展“新時代突出貢獻浙派工匠”表彰工作,將全省16.1萬名高技能人才納入各地人才分類目錄,按規定落實住房、子女入學、醫療等優惠政策。二是暢通技能人才職業發展通道。深入實施“新八級工”職業技能等級制度,遴選產生3名首席技師和56名特級技師。推動特種設備安全管理、特種設備檢驗檢測、特種作業操作、建筑施工特種作業操作等4類34個職業證書比照認定。三是廣泛開展職業技能競賽。持續健全職業技能競賽體系,2024年以來全省開展競賽1100多場,參賽人員近15萬人次。成功舉辦第三屆浙江技能大賽。(浙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


            主站蜘蛛池模板: 酉阳| 新和县| 兴义市| 乌海市| 呼伦贝尔市| 财经| 美姑县| 平乐县| 玉山县| 施秉县| 辽宁省| 兴宁市| 金塔县| 镇赉县| 红安县| 浏阳市| 荥阳市| 云梦县| 宜春市| 大余县| 漳平市| 彰武县| 黑河市| 东乌珠穆沁旗| 上栗县| 沁水县| 淳化县| 益阳市| 正蓝旗| 河津市| 双流县| 临海市| 伊通| 湘潭县| 石景山区| 四会市| 横山县| 太仓市| 合山市| 盈江县| 台中县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