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
            信息之窗
            政策法規
            專題專欄
            標準信息
            關于我們
            加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 為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提供有力支撐
            1877523025973231618 來源:中國組織人事報 發布日期:2025-01-10

            安徽省把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作為提升就業質量的重要舉措,創新制度機制,狠抓政策落實,推動企業響應,引導全社會共同參與,促進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高質量充分就業成色更足、底色更亮。

            著力加強新就業形態領域勞動保障基本服務,積極解決勞動者急難愁盼問題。深刻把握新時代就業形勢變化,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提供更好的工作和生活保障。一是探索解決職業傷害風險高問題。率先將基層快遞網點快遞員納入工傷保險保障范圍,積極推進補充工傷保險發展,將保障范圍擴大到包括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在內的各類靈活就業人員。二是通過“數據找人”擴大參保覆蓋范圍。支持在省內自主選擇參保地,加強數據比對、探索發布參保指引、納入參保補貼范圍,有力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權益。三是推動頭部平臺企業開展集體協商。指導勞資雙方找準“最大公約數”,推動新就業形態領域簽訂集體合同企業1164家,覆蓋勞動者10萬人。推進頭部平臺企業與職工開展全網集體協商,惠及貨車司機380萬人。四是打造“工會驛站”提升生活品質。整合服務資源,建設友好社區、友好街區等“友好場景”2084個,建成工會驛站14497家,其中24小時智能化驛站2172家,切實解決“進門難、找路難、就餐難、停車難、休息難、如廁難”等關鍵小事。

            有效暢通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維權服務機制,切實防范化解風險隱患。堅持以黨建為引領,充分發揮工會、司法等部門作用,壓實企業主體責任,完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維權服務長效機制。一是統籌政治引領和服務管理。推動省市縣成立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行業黨委239個,人社部門負責同志擔任黨委班子成員。引導4.8萬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到社區報到,帶動1.1萬人參與志愿服務、4000余人兼任“網格員”“樓棟長”“食品安全監督員”。二是指導監督企業落實主體責任。開展“百名仲裁員服務千家企業”“三送一檢”普法宣傳活動,指導企業依法用工。聯合交通運輸、市場監管等部門連續3年開展專項行動,全面排查勞動用工方面風險隱患,累計摸排勞動者30余萬人,約談30余家平臺企業。三是打通維權服務“最后一公里”。發揮全省工會103個勞動關系監測點和1500名勞動關系信息員“探頭”作用,建立新就業形態“一站式”勞動爭議聯合調解組織62家,推廣運用“新時代六尺巷工作法”,積極構建預防為主、基層為主、調解為主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維權服務新模式。(安徽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


            主站蜘蛛池模板: 临洮县| 四川省| 瓮安县| 额济纳旗| 曲水县| 望城县| 宜阳县| 曲阳县| 克拉玛依市| 南丰县| 台州市| 郁南县| 临安市| 仁寿县| 克拉玛依市| 莲花县| 绥宁县| 九龙县| 霍州市| 新建县| 卓尼县| 台湾省| 连江县| 青岛市| 韶山市| 巫溪县| 云梦县| 兴文县| 延寿县| 南陵县| 西峡县| 登封市| 奉贤区| 秦皇岛市| 清水河县| 彰化县| 浏阳市| 福安市| 松潘县| 拜泉县| 博罗县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