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龍江以改革為引領、以數據為驅動、以服務為導向,打造數據互通互聯、業務高度集成、場景豐富多元、服務智能高效的數字化改革新模式,有力推動人社治理深層次變革。
聚焦新域新質,強化“通”的支撐,構建整體協同的工作格局。搭建1.5萬核算力規模的省級人社政務“一朵云”,構建涵蓋全部人口和單位信息的基礎數據“一個庫”,建成業務專網和政務外網相融通的管理服務“一張網”,切實以信息“高速路”有效支撐省市縣鄉村五級數據互聯互通。堅持數據應享盡享,獲取跨部門數據接口274個,共享公安、民政等27部門數據超100億條,實現跨行業、跨部門、跨業務數據共享,同時對數據進行全生命周期的規范化治理,切實讓高質量數據資源供得上、用得好、靠得住。堅持數據應歸盡歸,將系統內條塊分割、分散獨立的85個業務子系統全面整合,歸集數據130億條,建成人社業務一體化平臺,切實推動人社領域政策、服務、保障、監管高效協同運行。
聚焦可感可及,強化“事”的集成,打造優質便捷的公共服務。高效實施退休“一件事”創新示范改革,全面推行退休預審制度,打通醫保、住建等6個部門的32個系統接口、111個業務端口,辦事環節由10個縮減為1個,辦理時限由30天縮減為線上10分鐘;全面實施事業單位“一件事”改革,將人事、工資、社保等13類72項子業務優化整合,精減表單160張、取消簽章106個,實現一張表單申請、一個平臺聯辦、一次不跑辦成事。立足線上隨時能辦、線下就近可辦,304項高頻業務在掌上12333、電子社保卡、“全省事”等移動端實現“掌上辦”,79項社保業務延伸至2534個銀行網點實現“就近辦”,41項跨域業務在部省兩級平臺實現“跨省通辦”。建成“龍江職稱在線”“智慧檔案庫房”等管理平臺,打造“就在龍江”“零工之家”等服務平臺和“龍薪碼”等維權平臺,拓展社保卡應用范圍,服務圈已覆蓋全省2萬余家醫保定點機構、430條公交線路、20個特色文化場館。
聚焦精準精細,強化“能”的釋放,完善嚴實高效的監管監測。建設“一屏統覽、一網通管、一體指揮”的數字人社運營中心,依托就業、社保等20類業務504項核心指標的實時數據、態勢感知,有效支撐科學決策、有序實施調度指揮。完善就業創業實名制數據庫,實時掌握1620萬勞動者就業狀態,動態感知就業形勢與群體訴求,有效支持個性化精準化就業管理服務。打造全險種基金智慧監管平臺,承接人社部61項監管指標,細化拓展139項省級監管事項,直連業務生產庫,實現基金實時監管,有效確保各項基金安全穩健運行。
聚焦共治共享,強化“智”的應用,提升公平普惠的治理能力。建設智慧仲裁系統,建立可視化知識圖譜,標注3萬余件案件信息開展大模型訓練,為仲裁申請、案件庭審等核心環節提供人工智能輔助。建成智慧監察系統和工資支付監控預警系統,歸集13個行業部門數據,實時監管2.1萬個工程項目和1.2萬個建筑施工企業,生成6300余萬條考勤、工資發放等信息的監管“數據池”,實現欠薪投訴一鍵響應、制度落實全程監控、欠薪風險精準定位。創新運用區塊鏈技術,利用去中心化、透明安全等特點,賦能社保卡服務應用,搭建惠民惠農資金“一卡通”發放平臺,推動11個行政部門、91項1108億元財政補貼精準直達,惠及9034萬人次。(黑龍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)